本文目录一览:
波斯语电影解析?
乌克兰裔导演瓦迪姆·佩尔曼(Vadim Perelman)执导的电影《波斯语课》口碑评分严重过誉。
这部电影改编自德国导演兼编剧沃尔夫冈·科尔哈泽(Wolfgang Kohlhaase)撰写的故事,原名叫Erfindung einer Sprache,翻译过来意思是《语言的发明》或《发明一种语言》。
原著写的是二战期间一个荷兰学生被纳粹抓进集中营,他声称自己会说波斯语,一位叫巴滕巴赫的集中营看守就和他学起了这门“自创的语言”。
之所以说这部电影严重过誉,是因为无论原著还是电影,这个故事好看的原因是“教假波斯语”这个激励事件选得非常特殊,电影本身观感乏善可陈。
谁能想到,瞎编一门外语能成为一个犹太人保命的护身符,他还通过这门瞎编的外语记录下纳粹的罪行,并同时导致出逃德黑兰的纳粹军官行迹败露,一举三得。
无论真实度有几分,事情本身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认知。
原著作者曾获柏林电影节荣誉金熊奖(终身成就奖)
不过,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不缺的就是离奇事件,如果把《波斯语课》和其他同类题材放在一起,就会发现它只是二战众多离奇事件中普通的一件。
2017年的《冒牌上尉》,一个德国小逃兵偶然捡到一件上尉军官军服,** 了几百名自己的战友。
2019年的《猎杀T34》,一个被俘苏联坦克小组竟然开着一辆苏联T-34坦克在德国乡间横行。
还有2015年的《索尔之子》,讲述集中营犹太特遣队员为所谓“儿子”举办葬礼;2018年西班牙电影《集中营里的摄影师》,选择从一个摄影师角度揭露纳粹罪行……
与这些事件相比,《波斯语课》只不过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又发现了一个新角度。
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,反战电影、犹太人大** 伤痕电影和盟军主旋律电影这三大主题,是欧美影视中的一个固定类型,就像中国的抗日剧,虽然没有固定KPI,但每年都会拍。
上文提到的同类影片,包括这部《波斯语课》在内,都是这个类型的代表。
以集中营为背景的影片同质化比较严重,一般套路就是主角来到集中营,以某个特殊角度激励事件推进故事,一个主要纳粹军官作为对立角色,犹太受害者和纳粹势力斗争,直到结局要么被美国、要么被苏联解放。
因为这一类型电影套路太固化,所以斯皮尔伯格导演的《辛德勒的名单》才会无比震撼,因为它是反套路的。《辛德勒的名单》中一个德国上流资本家拯救上千名待宰的犹太人,这个戏剧冲突本身就足够激烈。
而《波斯语课》的戏剧冲突只能算新奇,并不算颠覆。
冒牌上尉豆瓣评分?
电影《冒牌上尉》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影片,由罗伯特•斯文克编剧、执导,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获得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出色的/卓越的/优异的/杰出的 摄影奖。入选第5届豆瓣年度电影榜单年度冷门佳片提名。
目前电影《冒牌上尉》在豆瓣的评分是8.6。
电影冒牌上尉豆瓣评分8.6
冒牌上尉最后结局?
残害了120名同胞的“冒牌上尉”威利·赫罗德被处以死刑,年仅21岁。
仅仅8天,被赫罗德虐杀的逃兵人数就高达120人,所有人都相信了赫罗德的上尉身份,不过与其说他们怕这套军装,不如说是当时的制度和纳粹的严酷迫害,让人们不敢提出心中的疑虑。
不过谎言不可能永远有效,最终赫罗德的伪装还是被拆穿,他重新沦为了阶下囚。但由于战争接近尾声,他得以从狱中逃脱,继续在外游荡了一段时间,最后才在德国威廉港被英国皇家海军抓获
冒牌上尉的结局?
残害了120名同胞的“冒牌上尉”威利·赫罗德被处以死刑,年仅21岁。
仅仅8天,被赫罗德虐杀的逃兵人数就高达120人,所有人都相信了赫罗德的上尉身份,不过与其说他们怕这套军装,不如说是当时的制度和纳粹的严酷迫害,让人们不敢提出心中的疑虑。
不过谎言不可能永远有效,最终赫罗德的伪装还是被拆穿,他重新沦为了阶下囚。但由于战争接近尾声,他得以从狱中逃脱,继续在外游荡了一段时间,最后才在德国威廉港被英国皇家海军抓获。
逃亡的赫罗德站在堆满白骨的树林里,若有所思,最终消失于黑暗之中。
关于冒牌上尉在线观看和冒牌上尉电影免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,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